葡京网投app_澳门葡京游戏-【在线*平台】

图片
当前位置:首页 >期刊论文 >《最新论文》>正文

研究指出应加强植物—土壤学科交叉创新

 2024/6/23 10:37:33 《最新论文》 作者:中国科学报 李晨 我有话说(0人评论) 字体大小:+

近日,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、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教授申建波课题组在《植物学趋势》(Trends in Plant Science)发表了观点文章,对植物—土壤互作过程及调控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,提出了目前植物与土壤科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。

在“后绿色革命时代”,有关作物科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,但由于植物—土壤相互作用的复杂性,作物科学与土壤科学难以有机结合,限制了对农业生产的贡献。为了保障粮食安全,解决作物可持续生产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,迫切需要加强土壤科学与植物科学融合交叉创新。

文章指出,作物生长与土壤健康在植物—土壤界面紧密相连。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转运决定了作物的产量、品质与抗逆性。土壤结构、肥力和生物群落深刻影响养分的生物地球化学转化、运移和生物有效性。土壤过程通过养分和水分信号调控作物生长,而作物生长则通过碳输入影响土壤健康。探索植物根系—异质性土壤—根际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与信号过程,为可持续作物系统创造适宜的植物—土壤环境,是未来重要的研究目标。

文章强调,在未来的种植系统中,应重点关注植物与土壤的相互作用,对植物—土壤系统进行整体管理,优化根系功能与土壤特性之间的匹配。将植物—土壤相互作用与生物育种相结合,培育具有理想根构型的新品种,以应对土壤中资源的异质性与各种限制因子(如盐碱、贫瘠等);通过设计合成微生物群落和根际有益微生物,优化调控根系性状与响应,提高作物产量、养分利用效率,改善土壤健康。通过对作物和土壤进行有针对性的工程设计,可以为实现更高的产量、更高效的作物生产和改善土壤健康提供一种新方法,使植物与土壤科学为未来的可持续作物生产做出更全面的贡献。

中国农业大学申建波教授课题组已出站博士后王昕、教授程凌云、已毕业博士熊传永为论文第一作者,申建波为通讯作者。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、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、北京市高精尖学科、中国工程院重点项目、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创新团队的资助。(来源:中国科学报 李晨)

相关论文信息: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tplants.2024.05.008

版权声明: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,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;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,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“来源”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;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,请与我们接洽。